韶关2025,丹霞晨雾映城乡,经济转型谱新篇

韶关 更新于:2025-05-25 23:06
  • 幸福蔷薇154
    韶关2025:经济转型中的城乡变奏曲

    清晨的丹霞山雾气未散,武江的水流裹着两岸的烟火气向东奔涌。这座粤北老城,2025年初交出了一份GDP总量1647.56亿元的成绩单。数字背后,是传统工业的喘息、新兴产业的萌芽,还有近50万人口流失留下的空荡街巷。

    经济:新旧产业的拉锯战
    钢铁厂的高炉依然冒着白烟,但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业25.8%的增速,像一匹黑马冲破了韶关的沉默。曲江区的华科城孵化器里,14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在调试精密零件,而另一边,房地产投资却缩水了21.9%,工地上的塔吊安静得像雕塑。冷热交织中,韶关的算力野心悄然生长——腾讯、万国数据等22个智算中心项目扎堆落地,服务器昼夜嗡鸣,试图用“东数西算”的电流点亮老工业城的未来。

    财政:曲江的狂欢与县域的叹息
    曲江区以48.2%的财政收入增速一骑绝尘,数据中心集群的税收撑起了12.2亿元的“钱袋子”。但乐昌、始兴等4个县市财政收入负增长,冷链物流园的货车满载湾区生鲜飞驰而过,却带不走县域经济的寒意。199个乡村振兴车间里,1.56万留守妇女埋头缝纫,瑶乡的油茶林在春风中摇晃,等待产业链的甘霖。

    人口:流失与回流的博弈
    285万常住人口对比334万户籍人口的落差,写满了粤北小城的无奈。小学教室空着的桌椅,医院老年科拥挤的长队,还有乳源瑶寨里独守茶林的老人,拼出18.38%老龄化率的现实图景。但转机也在萌发——数据中心吸引“码农”回流,比亚迪模具厂机器轰鸣,年轻人开始犹豫:是继续南下,还是留在武江边等待新兴产业长成森林?

    夕阳把钢厂烟囱的影子拉得很长,韶关新区的数据中心正泛着幽蓝的光。这座城像武江上的摆渡船,旧桨未停,新帆已扬。当算力啃噬着钢铁的锈迹,当瑶乡古树与数据代码共舞,粤北山城的转型故事,正成为老工业城市涅槃的鲜活注脚。

    (数据来源:#韶关# 市统计局、广东省政府公报)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